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黄河文化主题水彩画创作青年人才培训”项目授课【19】

7月16日,赵云龙教授与赵龙教授在青岛市蓝谷凤岛艺术实践基地,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黄河文化主题水彩画创作青年人才培训》的全体学员授课,主题分别为“常中求变-我的水彩艺术之路”和“浅谈黄河文化水彩画创作”。讲座由项目负责人昌隽如教授主持,并分别为赵云龙教授与赵龙教授颁发授课教师聘书。

640 (33).png

项目负责人昌隽如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赵云龙教授颁发了授课教师聘书

640 (32).png

项目负责人昌隽如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会副秘书长赵龙教授颁发了授课教师聘书

在本次讲座中,赵云龙教授首先对黄河文化主题水彩画创作这个命题进行了分析,对项目最终成果的作品巡展进行了构想。通过剖析反推学员的创作作品应当是选题上紧扣主题、形式上丰富多样和个人风格上个性突出的,所以殷切期望学员能够利用此次培训机会,发挥出自己的创作实力。

在绘画题材方面,赵云龙教授认为题材是艺术情感的载体,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审美。任何题材都可以以富有艺术性的形式或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若要更好地表现黄河文化主题特定的题材,就应对其进行深入的观察、研究,认识对象的结构及其外观的不同变化、不同面貌,才能对对象进行有效的概括和提炼。

640 (31).png

赵云龙教授结合自己在苏州、新疆伊犁和德国的写生经历与学员进行交流

赵云龙教授举例分析自己过去创作的作品较多是去表现船坞和码头,因为水彩画材料比较适合表现线条,比较适合表现水以及水中变换的倒影。同时,作为题材的水和作为绘画材料的水彩之间,可以构建起一种概念上的联系,水彩材料中的水痕可以直接指向题材中的水纹,这种用水性颜料来画水的方法可以使观众更好地代入画面中、更好地感受水色的变幻。然而在“苏州印象”的写生系列中,赵云龙教授转变了描绘对象,希望将传统的中国题材、东方意味注入水彩画创作中。苏州园林和以往的写生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本身就是艺术品,它拥有独立完整的审美体系。那么面对这样的苏州园林,艺术家如何描绘才能构建起具有个人面貌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既有的园林呢。赵云龙教授认为对于其中的诸多元素,如植物、建筑、山石、水等,需要靠艺术家去分析、重组,建立起一个和苏州园林既关联又区别的意象,从而描绘出“胸中之竹”。

640 (30).png

赵云龙教授转变了描绘对象,将传统的中国题材、东方意味注入水彩画创作中

赵云龙教授指出,写生不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情感与自然的直接对话。他强调,艺术家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应将个体生命体验融入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以灵魂和温度。他鼓励学员们要敢于走出画室,亲近自然,从平凡中发现不凡,用画笔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让艺术成为反映时代精神的镜像。

随后赵云龙教授为大家进行水彩静物写生示范,他以陶罐,水果等简单的静物为创作素材,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示范,向学员们展示了水彩画创作的技巧。在示范过程中,赵云龙教授不仅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更强调了对光影变化的捕捉和表现,使静物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赵云龙教授指出,写生不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情感与自然的直接对话

最后赵云龙教授的讲座和示范赢得了学员们的热烈反响。他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了水彩画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和自然对话的重要性。这种体验将对他们未来的艺术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640 (27).png

赵云龙教授的讲座和示范赢得了学员们的热烈反响

在本次讲座中,赵龙教授围绕其个人创作系列《邮寄的风景》《傲骨》《巡》《涅槃》和《陕北记忆》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漫谈,并与学生分享了具有启发性的《随笔》和《写生》系列作品的创作心得。

赵龙教授首先分析了黄河文化主题性创作的特点,剖析了黄河文化描绘内容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如何以小见大的诠释主题,如何紧紧围绕主题表达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是赵龙教授着重跟学员讲述的要点。

在写生观察与实践创作的关系问题上,赵龙教授围绕其个人创作的三个阶段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漫谈,并与学生分享了其系列作品的创作风格的转变历程。

在写生观察与实践创作的关系问题上,赵龙教授围绕其个人创作的三个阶段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漫谈,并与学生分享了其系列作品的创作风格的转变历程。

640 (26).png

赵龙教授强调深刻理解黄河文化那跨越时空、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对此次创作至关重要

赵龙教授结合自己在黑龙江亚布力、澳大利亚和陕北的写生经历,从媒材选择、心灵体验和人文价值等多方面呈现了他的艺术表达。其中,“傲骨系列”是对传统松树主题的全新诠释,展示了松树在自然状态下的挺拔姿态,传达了对松树人格化的理解。“涅槃系列”则聚焦澳大利亚山火带来的视觉震撼和人文关怀,探索风景的生命化概念,通过水彩画形式和内涵的反思,表现自然灾害中的人文属性。“巡系列”描绘了生活空间中的夜色,是个人生活状态的图像化存储和心灵触动后的视觉记录。“陕北系列”则是在陕北写生过程中对原生态生活方式的感受和呈现,旨在表达时间深处的历史记忆,突出风景背后的时间厚度及其对个体心灵的冲击。

赵龙教授在讲座中强调,水彩创作要注重“现场感”的表达,重视写生,侧重个体生命体验,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刺激艺术敏感性。此外,他还谈到了随笔的重要性,认为随笔是记录感受和激发灵感的方式,是还原生命个体姿态的过程,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源泉。

赵龙教授强调,水彩创作要注重“现场感”的表达,重视写生,侧重个体生命体验

随后,赵龙教授进行了水彩画风景示范。他以壶口瀑布为创作素材,分析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和气势磅礴的自然力量。赵龙教授以高调色彩营造沉稳画面关系的技巧引人注目,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在高调色彩中保持画面的平衡与稳定。他还展示了自己对创作媒材的独特理解,在此次示范中使用了油画笔,以弥补水彩笔在力度上的不足,展现出更为有力的笔触和细腻的色彩过渡。

赵龙教授以高调色彩营造沉稳画面关系的技巧引人注目,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在高调色彩中保持画面的平衡与稳定

最后,赵龙教授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能够激发学员们探索个人创作中的无限可能,鼓励大家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不断提升艺术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640 (21).png

全体合影

授课专家简介

赵云龙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多次受到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多次担任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作品荣获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金奖等全国重大美术作品奖项。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全国美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代表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赴国外巡回展出。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世博会中国馆等重要美术馆收藏。

赵龙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艺术研究》杂志副主编。作品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展画展中国美术奖提名、第九届全国水彩·粉 画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奖提名。入选国家“伟大 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美术作品展”、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全国美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美术馆收藏。